
世界岩館|歐洲|荷蘭抱石館 Beta & Beest
2023 年去荷蘭度蜜月,期間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各去了一間岩館,在此簡單紀錄當時的岩館觀察和體驗,與大家分享歐洲岩館和台灣的不同~
以下場館營業與費用資訊更新時間是 2025/02,語言對照官方網站,最新資訊請洽官方網站:
Beta Boulders Amsterdam
營業時間
- Weekday(週間): 7:00-23:00
- Weekend(週末): 9:00-23:00
費用
- 成人單日入場(Day Pass)
- 尖峰時間(Peak)€14
- 非尖峰時間(Off-Peak)€13
- 租鞋費(Rental shoes)€5
Beest Boulders Rotterdam
營業時間
- Weekday(週間): 7:00-23:00
- Weekend(週末): 9:00-23:00
費用
- 成人單日入場(Dagentree)
- 首次入場(Dagentree eerste keer)€19
- 已有會員身費(met ledenpas)€14
- 租鞋費(Huur klimschoenen)€5
首次入場與費用
兩間岩館都在入口處配置平板或電腦,方便首次入場的人輸入基本資料。輸入後,櫃台的服務人員會親切地向你核對名字,並且發現中文很難發音🤣,也都有提供實體會員卡,未來入場只需要感應卡片即可完成登錄。Beta 未收取額外的入會費用,Beest 則有收取 €5。
重點是, 2023 年單次入場費只要 €11! 當時真的覺得太便宜了,因為同時期台灣的岩館一般入場可能就要 300~400 元,價格相當接近,但歐洲的物價本來就相對高出許多。
2025 年最新入場費資訊則是 €13~14,換算下來仍在台幣 500 元以內,比在荷蘭餐廳吃一頓正餐還要便宜,我認為相當划算。而這裡的規則一樣是當天入場後可以不限次數自由進出。
岩館大小、岩友密度與互動
我們到兩間岩館的時間分別是週六和週三傍晚待到晚上,無論是哪個時段,兩間岩館的岩友人數都不及台北原岩攀岩館,加上荷蘭的岩館空間比較大,人自然會分散,密度低,讓人可以更舒服自在的攀爬。此外當時遇到的攀爬者以新手或初學者的比例較高。
至於這個「比較大」是多大呢?Beta 的大小比較接近原岩明德店,而鹿特丹的 Beest 則擁有驚人的四層樓,每層樓佔地都很大,都有許多路線可玩。
整體來說路線的密度很鬆,不容易撞線或互相干擾,不過相對也讓相互交流的火花少一些,但我們在兩間岩館都還是有遇到當地人主動搭話,例如在 Beta,有當地人看到 Rex 爬同一條路線後,主動稱讚他 “very strong”;在 Beest 也有遇到新手向我們提問,我們就努力用有點破爛的英文和他對話🤣
定線方式與難易度
與我熟悉的台灣岩館最不一樣的是,荷蘭的這兩間岩館都是直接用岩點顏色來區分難度(Beta 總共有 7 種顏色;Beest 總共有 10 種顏色)。發現這一點的第一時間,Rex 說這表示岩館很有錢🤣 因為同樣顏色的岩點夠多、夠有多樣性,才能規劃出多變的路線。這樣的設計讓人很容易找到各等級的路線,起攀和完攀標示也相當簡潔,只貼了白色或黑色短膠帶,視覺上更乾淨。
兩間岩館的難度等級系統都是使用 France,Beta 有對應台灣比較常見的 V Scale(參見 International Climbing Grade Comparison Chart),Beta 的標示是從 4 到 7a(V0~V6),Beest 則是從 3 到 >7a(VB~V6 以上),似乎沒有 V7 以上專業或選手級的路線。而我們實際體驗也感覺較多偏向新手的路線,大部分路線的解法相較直觀,非常友善新手,不像台灣或日本岩館從 V2 開始就有不少需要技巧和 beta 想法的路線,因此對於經驗豐富的高手可能就沒那麼多刺激了。
Beta 另有個很特別的設計,應該就是為了突破上述限制:Joker。Beta 會在部份路線的起攀岩點旁貼上一張 Joker 貼紙,表示那條路線的難度和它的岩點顏色不同。同時,結合 App “Toplogger”,每個人都可以給路線評價,也可查看路線被岩友投票認為是什麼難度等級。我們都認為這個設計相當有趣!
此外,荷蘭岩館的牆面高度有些滿高的,也常遇到最後幾動距離特別遠,推測應該是因為荷蘭人普遍身高很高(聽說平均身高 184 公分),對於我這種矮個子就有點吃力,而且在高處還是會怕,畢竟人在國外旅行,還是不想受傷啊~
整體環境設計
採光良好的設計
在歐洲旅行時,我們有發現當地現代建築大量運用玻璃增加採光,猜想是因為歐洲日照時間較短,更突顯日光的珍貴,因此他們更加注重採光,我們發覺攀岩館也不例外,如鹿特丹的 Beest 每層樓的周遭都是綿延的窗景,黃昏陽光照進岩館內的感覺非常好,而且隨時都可以擁有很好的視野看看風景喘口氣;Beta 的主要空間是在地下室,卻明顯特別設置了環繞牆面、高於地面的矮窗,讓外頭的陽光可以進入。這樣的設計大幅降低室內的壓迫感,整體感覺真的很好。
舒適座位與餐飲可選
和台灣很不一樣的還有這兩間岩館都安排了許多舒適的座位,Beta 甚至設有獨立的安靜工作區,讓暫時不在牆上的人有個地方可以好好休息或工作,而且櫃台都有簡單的輕食或飲料可以點,我們就在 Beta 吃了熱壓吐司,Beest 還有歐洲人最愛的啤酒!雖然食物不便宜,但這樣就可以就近簡單用餐再繼續爬,似乎也體現了歐洲人重視 work-life balance 的文化。
十分乾淨、粉塵少
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這兩間岩館都非常乾淨,從入口、廁所、更衣室、訓練區到抱石墊與牆面,每個地方都乾乾淨淨,和台灣岩館相比,粉塵真的非常少,推測可能是通風系統做得特別好,以及空氣本來就很乾燥,因此攀爬時比較少使用鎂粉。
置物櫃風險自負,建議自備 Locker
置物更衣方面,兩間的置物櫃數量都很充足,但如果需要鎖,就得自備鎖頭(鑰匙或密碼鎖皆可)。由於歐洲的治安還是讓人有點擔心,如果沒有自備 Locker,就只能現場購買。雖然也有不少岩友直接放置,沒有上鎖,但我們實在不太放心,所以還是買了 Locker。
想補充的是更衣室,Beta 是單間更衣室,純粹用來換衣服,Beest 則是設計成男女分開的更衣室,兩間都非常大,裡面沒有任何額外隔間,有可以掛大衣的地方,衣物鞋子相關基本上放在更衣室即可,但建議要把口袋裡貴重物品拿去鎖好喔!
空間與器材充足的訓練區
Beta 和 Beest 都有器材充足的訓練區,Beta 的訓練區不大,不過除了指力板、重量訓練器材,還設有不同高度的單槓及雙環;Beest 的訓練區就滿大的,比較特別的是有一面密集的岩點採對稱設置,讓人可以訓練特定動作與暖身,是不錯的設計。
整體而言非常喜歡荷蘭這兩間岩館 chill chill 的氛圍,以及相當乾淨明亮又兼顧溫度的室內設計,經過這次造訪,也讓這些特點成為我心中攀岩館的理想要素了!